
行政院日前宣布自9月1日起,新青安貸款不計入《銀行法》第72條之2所規定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,藉此解決部分青年因限制而無法申請房屋貸款的問題。對此,時代力量黨主席直言,新青安是錯誤的政策,2026年要如期下架。她也提到,民進黨政府打開水龍頭的決定,只會讓年輕人更難安心成家。
王婉諭在臉書發文表示,新青安的政策效果,的確,更多年輕人買到房子了,只要湊得到頭期款,再加上5年寬限期,年輕人拼一把,就可以圓一個買房成家的夢,其中當然也有大量投機客搶進,要來搶食利息補貼,透過寬限期開更大的槓桿。最後的結果是,市場供給沒有大量增加,突然湧入的買盤,推升了房價。銀行在不動產的放款集中度開始爬升,提升了金融風險,讓金管會、央行不得不介入降溫,要求銀行緊縮房市放款,導致房市成交量大幅下降。
王婉諭提到,一句話來說,面對高不可攀的房價,民進黨政府的作法是:以房價持續上漲為代價,增加買房端的資金供給,讓更多人可以買房,造成金融風險升高,銀行貸款緊縮,最後強烈介入鬆綁住宅貸款集中度,讓一切歸零,回到2023年新青安剛上路的狀態。
王婉諭感嘆,繞了一大圈,房價持續飆漲,年輕人買到了漲價的房子,揹更高的貸款,未來的年輕人,會買到更貴的房子,揹更高的貸款。銀行的金融風險持續升高,這就是新青安上路2年後,實際造成的政策效果。
王婉諭指出,不分藍綠,歷任政府都迷信房市是「經濟火車頭」,有房市才有經濟,儘管經濟學者早用數據證明不是這麼回事。於是,政府總在上漲時說尊重市場機制,下跌時就急著進場干預救市,讓房價長期「只漲不跌」,保護了既有利益者、犧牲了廣大的年輕人。背後的原因,除了建商財團說話比年輕人大聲外,過多的銀行貸款、過多的財富集中在房屋土地,導致社會形成「房價不能跌、也不會跌」的虛假共識,恐怕也是相當重要的原因。
王婉諭提到,她支持協助「真正首購且自住」的青年購屋,但反對用拉長年限、加大額度、超長寬限期的「補貼式放水」,以協助青年之名來替房市撐盤。所以,錯誤的政策就該停下來,2026年7月31日,新青安就該謝謝收看,如期落日,不延長、不加碼。
調控失衡住宅市場 王婉諭呼籲賴政府做3件事
王婉諭呼籲賴政府,調控失衡的住宅市場,就做3件事,擴大住宅供給:加速核定社宅、擴大以租代購、推廣多元居住(包租代管、青年合宜租),讓年輕人住得起也住得好;降低資金供給:除了房貸總量管制與選擇性信用管制,也要讓利率來調控資金供給;啟動稅制改革:除了既有的囤房稅,也要課徵空屋稅來提高持有空屋的成本,更要讓土地稅基合理化,大幅提高囤地成本。
王婉諭坦言,這些事情,都很難,會掉票、會得罪人,但是,就是很難的事情才需要政府,不然就交給所謂的市場機制、交給建商財團在現有制度下,繼續啃食年輕人的未來就好。這或許是民進黨政府真的想要挽回青年信任,最該做的第一步。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|